• 学校首页
  • 智慧校园
  • 校园邮箱
  • English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学术动态 >> 正文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术动态

太原理工大学

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王昱教授及普渡大学Calumet分校陈斌教授来校作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15-06-05 来源: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邓雅媛

6月3日,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王昱教授及普渡大学Calumet分校陈斌教授应邀在我校迎西校区逸夫楼701会议室分别作了题为《时变容迟网络中辅助节点放置的研究》和《弥散张量成像的图像失真及矫正》的学术报告。

6月3日,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王昱教授及普渡大学Calumet分校陈斌教授应邀在我校迎西校区逸夫楼701会议室分别作了题为《时变容迟网络中辅助节点放置的研究》和《弥散张量成像的图像失真及矫正》的学术报告。

王昱教授在报告中,探讨了在时变移动容迟网络中辅助节点部署的优化问题,即如何部署有限数量的辅助节点来优化整体网络的性能。首先,通过时空图的建模,定义了在时变但可预测的容迟网络中的辅助节点部署优化问题,并给出了一系列基于贪婪算法的解决方案。然后,对大规模的不可预测的移动容迟网络中类似的问题,通过挖掘移动用户与位置之间的社会属性,提出了一套基于社会属性的算法,基于随机网络和真实跟踪数据复原的网络的实验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

陈斌教授在报告中,讲述了由于核磁共振水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弥散张量成像(DTI)依赖于快速成像序列来减少数据采集的时间,图像失真成为严重问题,并导致图像不能良好对齐。由此推导出的弥散张量,以及ADC和FA的值存在较大的误差。针对上述问题,陈教授课题组提出了以无失真的场图对静态和动态的积累误差同时进行校正,使得整套DTI图像统一对齐,确保弥散张量计算的准确和可靠。

随后,王昱教授和陈斌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亲切互动。

王昱,博士,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计算机系正教授,ACM和IEEE高级会员。于1998/2000年分别获清华大学学士,硕士学位,于2004年获得伊利诺斯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无线网络,移动社交网络,容迟网络,无线传感网络,算法设计研究等。其研究团队长期被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在行业内重要学术会议和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先后获得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联合基金青年教师奖励,美国北卡大学夏洛特分校优秀科研奖,和多次IEEE会议的最佳论文奖。IEEE和IEEE

Communications Society高级会员,美国计算机协会(ACM)高级会员,曾任ACM FOWANC 08/09, IEEE IPCCC 07/11等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主席,现任INFOCOM、ICC、Globecom、WCNC等国际一流学术会议的程序委员会成员和多个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或客座编委。

陈斌,博士,现任普渡大学Calumet电子和计算机工程系副教授。先后获得北京清华大学物理系学士学位、美国博林格林州立大学物理系硕士学位和美国杜克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医学成像和图像处理。其医学成像研究主要为核磁共振水扩散加权成像和张量成像以及在脑白质疾病中的应用。其生物成像研究为使用多频谱散射成像对微生物来源进行追踪和分类。主要用于食品和水污染的评估和防治。

本次报告由信息工程学院主办。

_DSC0570_副本.jpg

2_副本.jpg

3_副本.jpg

    • 手机扫一扫,直接在手机上观看

最新动态